通常我們對攝影都會有一種誤解,
看到一張照片很吸引你,很特別,
不知道是怎麼樣拍出來的,
我們會用【技術很好】去形容拍的人,
有些被稱讚的人時間一久,也覺得自己技術很好,
傲慢自大了起來,在論壇裡,在現實生活中,
益發不可一世,這樣的人數量一多,
在社群裡形成喜歡用技術評論攝影的風氣。
但其實,攝影只是很簡單的【行動落實知識】,
你有行動,沒有知識,就會摸不著頭緒,
把別人的知識當成技術崇拜,
正確來說,只要知道了相對應的知識,
不管是誰,都可以拍出一樣的照片,
前言說完了,現在來說很常見的追焦,
也就是教你怎麼拍會動的,動得很快的主體。
追焦簡單分成兩種拍法,
一種是凝結移動中的物體,
整張畫面看起來是靜止的,
拍攝的方法很簡單,
首先將你相機的自動對焦功能選單(AF),
通常按鈕就是標示AF,
我是canon的機身,設定為AI SERVO,
其他家的有另外的標法,
像AF-C就是nikon,pentax跟sony的標示法,
這邊好了之後,再來設定連拍,
通常都會擺在設定自拍秒數的按鈕上面,
設定為連續拍攝,
基本設定這樣就好了,非常簡單,
之後看你要設定什麼樣的對焦點,
轉盤模式選快門先決,依拍攝主體來決定拍攝的快門速度,
比方說拍飛翔中的鳥,因為可能會振翅,所以至少保留1/1000以上的快門,
如照片所示,幾乎都1/4000的快門速度,
其實慢一點也無所謂,因為天氣還很亮,
我想要稍微有背景的感覺,因此固定光圈值在拍,
如果光線昏暗的時候就盡量以快門優先為主,
拍攝時就是很簡單的預測飛翔路徑,
拿起相機來瞄準好主體後就是快門連發按著不放,
如果你的機身等級好,手穩對得準,成功率會很高,
回家都是挑動作好看的就好。
總之,多拍幾張,找好光線的場地,
幾乎很好拍,拍小孩子也是一樣的道裡,
我家的小孩這樣子拍,拍他跑跑跳跳好幾千張,
使用中央對焦點,成功率超過九成,
拍到都不想拍了,這是拿數位小DC做不到的事情,
而如果你用單張對焦,那麼失敗率就會很高,
其中的原裡就是單張對焦需要合焦確認的步驟,
準歸準,但速度太慢反而主體就跑出焦平面外。
接著來說第二種的追焦,
第二種追焦算比較吸引大眾目光,
就是主題清晰,背景模糊並且有速度線的移動感,
通常是用在汽車廣告或是移動機具的賽事,
設定方式跟上面完全一樣,也是快門先決,
唯一不同的地方在於,
快門依主體設定大約都落在1/160~1/30,
拍攝時相機跟著主體平移,
這個平移的動作加上慢快門,
就是造成背景模糊有速度感的原因,
也稱之為【搖拍】。
要注意的點,因為是慢快門,
因此在日間拍攝,光圈幾乎會縮到最小,
有時如果你需要1/30的快門時,
可能會沒辦法達到,建議帶著nd8的減光鏡在身上,
以備不時之需,不要超過nd8,
nd64雖然很容易減光,但不容易對焦,
越暗就越不容易對焦,這是要注意的問題。
縮光圈減慢快門之後,要注意手震,
因此在手震與背景速度感之間的拿捏,
就是靠拍攝的經驗,
另外還要加上焦段的考量,
越長的焦段需要越高的安全快門,
然而越高的安全快門,越難拍出速度感,
以主題來說,火車速度很慢,很容易追,
但速度感不容易做,因此我在照片裡選擇超廣角的焦段來拍,
靠很近拍,靠得近迴轉的角度大,速度線就容易出來,
廣角的缺點就是模糊會有種二線性散景的感覺,
汽機車都是一般人練習常用的對象,
因為時速50~60km/h,移動快,
加上50mm-85mm的焦段都很適合,
成功率相當高,這種照片我當初練習也拍很多,
最後都刪掉了,
我建議要練習就拍喜歡的東西,至少以後不會刪。